【成長與得勝】(撒上1)

win

有些基督徒信主很久了,但每個禮拜聚會只是打卡行禮如儀,沒有真正親身經歷神。

有一次我問一個基督徒你為什麼去教會,他說教會中午的愛宴很好吃,還有參加小組有朋友固定關心他。我聽來聽去,只聽到人對他做了什麼,沒有聽到神對他做了什麼,他在什麼事情上面經歷上帝。

有些人信耶穌好一段時間,卻沒有經歷上帝,聚會只是一種習慣,那就很可惜了。

上帝盼望我們在基督裡,我們能親自體會到上帝,生命不段成長,靠耶穌基督勝過生活的艱難與挑戰。

從撒母耳記上第一章1-11節來看,第一個重點是「要親身經歷」。

故事的男主角叫以利加拿,他有兩個老婆,一個是哈拿,一個是毘尼拿。毘尼拿有生孩子,哈拿沒有小孩。

以利加拿每天會帶著妻兒到示羅敬拜耶和華,以利加拿會將祭肉分給毘尼拿和她的兒女,但是給哈拿的卻是雙份,因為他愛哈拿,但很無奈的是哈拿沒有生小孩。

如果你是毘尼拿,看到丈夫每年都給另外一個女人雙倍的肉,還比較愛另外一個女人,心裡一定非常不好受,又是嫉妒、羨慕、恨,所以在生活中常常和哈拿作對,說他是生不出蛋的雞,讓哈拿生氣。

這一次以利加拿又給哈拿雙份的肉,毘尼拿還是刺激他、跟他作對。哈拿就哭了,賭氣不吃飯,她老公就說:「哈拿啊,你為什麼要哭,不吃飯,心理煩悶呢?有我難道不比十個兒子好嗎?」以利加拿沒有嫌棄哈拿生不出孩子,反而還安慰他說有我就夠了。

顯然哈拿不領請,我們看到哈拿幼稚的一面,在婚姻當中,他已經是一個勝利者了,他有老公的愛,毘尼拿有小孩,但老公卻不愛她。毘尼拿應該比哈拿更痛苦,但哈拿沒有數算他已經有的,一直看他沒有的。哈拿其實可以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告訴毘尼拿說:「你看,老公愛我妳沒有,老公給我雙份肉你沒有。」我們要看自己有的,不是看自己沒有的。但哈拿一直看自己沒有的,他就是要小孩。他要小孩是因為他愛小孩嗎?不是,是出於嫉妒、比較,只是為了要證明他也生得出小孩,這樣就能勝過毘尼拿了,在婚姻中哈拿就個全然的勝利者了。

其實哈拿沒有小孩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,每到獻祭的時候,以利加拿都會給哈拿雙份肉,毘尼拿看了心裡都不高興,就會一直去刺激他,刺激了這麼多年,哈拿都沒有求孩子。

直到這一次,哈拿受不了了,他們全家到示羅敬拜,哈拿的舉動和以往不同,以前她都陪著老公到示羅,但都沒親自向耶和華求什麼,他只是一個旁觀者,這位神跟他沒有關係。反正每年到聖殿敬拜就是個例行公事,祭拜完就打道回府。

這次哈拿的態度和行為完全不一樣,他從一個旁觀者變成參與者,帶著悲痛愁苦的心來到聖殿,跟上帝祈禱。哈拿跟上帝說:祢若顧念婢女的苦情,就賜給我一個兒子,我必讓他終身歸給上帝,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。

不過這個禱告有一些奇怪,哈拿跟上帝求兒子,這個兒子還要獻給上帝。請問哈拿有愛他的小孩嗎?如果他有愛小孩,那應該是留下來自己養,什麼還要獻給上帝,上帝缺小孩嗎?這就是在告訴上帝,上帝,你讓我生,生完後你來養,我只負責生,不負責養。

雖然哈拿的動機沒有那麼純粹,但這麼多年以來,哈拿終於親自跟上帝求,他從一個旁觀者,現在變成親身參與。其實哈拿早一點跟上帝求不就好了,早點經歷神不就好了,這些年來就不需要受被嘲諷的苦。

這就很像有些基督徒到教會很久,習慣當一個旁觀者,覺得上帝跟他沒有關係,上教會只是一個習慣,也不讀經、也不禱告、也沒有聖靈充滿權能事奉的經歷,每個禮拜來打卡安慰良心,沒有任何信仰經歷,參加崇拜只是一個宗教習慣。

上帝不要我們只當一個信仰的旁觀者,上帝要我們能夠親自體會,和神說話,禱告互動,親自經歷耶和華是又真又活的上帝。

今年五月中傳神學院舉辦了「增進見證力」課程,我在特會中有大突破,信主18年沒有趕過鬼,這是第一次趕鬼,參加的人看到鬼被趕出來,親身經歷上帝的大能,上帝的權柄能力連鬼都怕。弟兄姊妹看到鬼被趕出去以後,信心也得堅固。有位弟兄更加確信他領受了方言的恩賜,回去後要每天操練說方言五分鐘。

上帝不要我們做一個旁觀者,上帝要我們親自經歷他。我們常聽別人的見證,遇到主之後如何改變,上帝怎樣垂聽他的禱告,上帝怎樣帶領人谷底翻身,上帝怎樣醫治某人的疾病。

今天上帝要我們親自來體會,不要只是聽說,上帝現在就邀請你來經歷他,我們願意經歷嗎?

接下來從撒上1:12-18來看,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二點是「能單純相信」。

哈拿在上帝面前不住的在心中默禱,只有動嘴唇沒有出聲音。在聖殿服事的祭司以利看到哈拿以為他喝醉了,跟他說你要醉到什麼時候,你不應該喝酒。哈拿回答,你誤會我了,我是心理愁苦的婦人,我清酒濃酒都沒有喝,現在在上帝面前默禱,不要把我看成是不正經的女人,我一直被別人刺激心裡很苦。

以利就回說,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,願上帝應允你的禱告。哈拿說:「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」,哈拿走出聖殿去吃飯,臉上再也沒有愁容了,不在愁眉苦臉了,開心快樂了。

請問以利知道哈拿跟上帝求什麼嗎?不知道,哈拿沒有跟以利說他要孩子。以利只是簡單的回答一句:「平平安安地去吧!願上帝應允你的禱告。」以利只是想打發他走,但哈拿很單純,他就單純的相信以利的話,聽了就快樂了,她有一顆非常單純的信心,這一刻他相信上帝會答應他,會給他一個孩子。

有些人跟上帝禱告後,可能還抱著一顆懷疑的心,想說上帝會回應我嗎?真的嗎?不會成真吧!可以哈拿有一顆單純的信心,他就這樣單單純純的相信上帝會回應他禱告,就開心快樂的去吃飯,臉上的表情也變了,不再愁容滿面,而是滿心相信上帝會成就他的禱告。

希伯來書說:「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」雖然現在還沒有實現,但相信未來有一天會成就。

趙鏞基牧師是一位信心很單純的基督徒,趙牧師出來牧會的時候非常貧窮,家裡沒有桌子、椅子,也沒有腳踏車可以出門探訪。有一天他跟上帝禱告,我是個傳道人,上帝啊!祢不是豐盛的神嗎?為什麼我這麼窮,連寫講章的桌子,連一張坐的椅子都沒有。去探訪弟兄姊妹要走很遠的路,很累,為什麼沒有一台腳太車可以讓我騎呢?

上帝跟他說,你要書桌、椅子、腳踏車,要說得清楚明白一點,趙牧師就跟神說什麼廠牌、顏色、功能、造型。上帝說,好,這些東西都已經給你了,現在都在你的肚子理了,要去孵化他,就像懷孕的婦女懷胎十月等候孩子出生一樣,要有新生兒生出來,孩子需要在媽媽肚子裡成長,十個月後才生出來。

趙牧師憑著信心告訴會友我現在已經有桌子、椅子、腳踏車了,會友問在哪裡?我們能不能到牧師家看看,幾個會友到牧師家後什麼都沒有看到,問牧師,你說的桌子、椅子、腳踏車呢?趙牧師說:在我的肚子裡阿!會友們聽到後,到處跟別人說,我們牧師這個大男人,現在說他懷孕了,桌子、椅子、腳踏車在他的肚子裡,之後會生出來。

趙牧師有單純的信心,還沒有得到就跟別人講,如果是我們,我們敢跟別人講嗎?雖然現在沒有看見,但憑著已經相信自己擁有這些東西了,等時候滿足,他所要的東西都一一出現在他的生活中。

哈拿有一顆單純的信心,禱告後就不在愁容滿面,我們也要有一顆單純的信心,相信上帝已經垂聽、回應我們的禱告。有的時候我也沒有那種單純的信心,禱告完後也會懷疑,上帝真的有聽嗎?上帝有最好的安排嗎?

讓我們一起來棄絕這種小信、不信的惡心,讓我們有一顆單純的信心,禱告完後就單純的信靠上帝,單純的相信上帝的帶領,單純的相信上帝的安排最好。

接下來從撒上1:19-28來看,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三點是「能勇敢奉獻」。

耶和華應允哈拿的禱告,哈拿很順利的懷孕了,日期滿足就生下一個兒子,給他取名叫撒母耳。哈拿果真生下一個孩子了,他經歷上帝回應他的禱告,而且還勝過另外一個女人。

以利加拿要帶著家人一起到示羅敬拜耶和華還願,但哈拿卻不一起去,他說孩子還小須要喝奶,等孩子斷了奶以後,再帶孩子去見耶和華,讓撒母耳住在那裡。

為什麼哈拿不把孩子交出去呢?生出來就完成任務,可以把孩子交出去啦。我們可以推測哈拿其實是捨不得孩子離開,他希望能和孩子相處久一點的時間,只好用斷奶這個藉口,爭取和孩子相處的時間。哈拿一直記得他對上帝的承諾,要將孩子獻給耶和華。只是孩子生出來了,看著很可愛,朝夕相處有感情了,捨不得讓孩子走。

等到孩子斷奶,哈拿就帶著撒母耳和禮物到示羅,見祭司以利。哈拿對以利說,以前在這裡禱告祈求的婦人就是我,我禱告要有孩子,現在耶和華已經應允我的祈求了,我要將這個孩子奉獻給耶和華,使他終身事奉耶和華。

哈拿的心態其實有很大的轉變,他本來要孩子,只是為了爭一口氣,贏過另外一個女人,證明他是能夠下蛋的雞,他也沒有想要養孩子的意思,只是自私的禱告,我要懷孕有孩子,再把孩子獻給耶和華。其實上帝不需要我們的小孩,哈拿從一個旁觀者,現在親身經歷上帝,有單純的信心信靠上帝,上帝也信實的賜給他兒子。小撒母耳很可愛,媽媽捨不得了,但哈拿看重撒馬耳,還是勇敢地將自己的孩子奉獻給上帝。

亞伯拉罕為什麼會被稱為信心之父,因為他勇敢將自己看重的兒子以撒獻給上帝。亞伯拉罕75歲離開本地本族父家,去上帝要帶領他去的地方,當時他連要搬去哪裡都不知道,但是他憑著信心搬家。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到了75歲都沒有兒子,他跟太太撒拉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一個親生兒子。上帝應許亞伯拉罕會有一個兒子,直到他100歲,太太90歲才生下寶貝兒子以撒。

有一天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,跟他說你要帶著你的寶貝兒子以撒,到我指示的山上,把以撒獻為燔祭。亞伯拉罕聽了以後沒有任何的辯駁和掙扎。隔天就帶著以撒、獻燔祭的柴火前往摩利亞山。

到了山上把以撒捆綁好後放在祭壇上,亞伯拉罕拿起刀來準備要殺以撒,在這關鍵時刻,上帝的使者呼叫亞伯拉罕住手,我現在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,你沒有將你最愛的獨生子留下不獻給我。

亞伯拉罕舉目觀看,看到一隻公羊的角卡在小樹中,就把公羊抓來獻為燔祭代替他兒子,給那個地方取名叫「耶和華以勒」,上帝必預備。

上帝缺兒子嗎?不缺,那為什麼我們要奉獻呢?其實上帝是要看我們有沒有信心,上帝是要我們捨還是要我們得,上帝要我們得,前提是我們要先勇敢的捨,勇敢的奉獻,奉獻我們的時間,奉獻我們的金錢,奉獻我們的情感,奉獻我們的人際關係。

有一位政大畢業的弟兄,他說他已經想好他要從事什麼行業了,他不想要跟上帝禱告,他怕禱告,為什麼呢?因為他怕他跟上帝禱告後,上帝要他去做他不想要做的,怎麼辦?所以他寧願不禱告,按著自己的意思走他的人生路。

這就是信心的考驗,我們願不願將我們所看重的交給上帝,我們相不相信上帝的安排一定最好,一定比我有限的小腦袋瓜更好。保羅說:「所以,弟兄們,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,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查驗合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

上帝的旨意是善良純全可喜悅的,上帝的旨意對我們是好的,而且是最好,我們有沒有信心相信上帝的帶領跟安排最好,還是要固執己見。

我們看重的是什麼?事業、家庭、工作、金錢、感情、健康、人際關係…我們能不能勇敢奉獻,相信上帝會有最好的安排。

有的基督徒不敢跟上帝禱告,他覺得上帝會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,他覺得上帝會害他。請問一般正常的父母會害小孩嗎?會強逼小孩做他不適合的事情嗎?我想不會。我們的上帝是超越的上帝,是全能的上帝,是創造我們的上帝,他比我們更認識我們自己,比我們更知道我們未來的路,比我們知道什麼最適合我們。既然是這樣,那我們不應該更放心,更勇敢地將自己所看重的奉獻給神嗎?

有的基督徒也有錯誤的看法,以為奉獻給上帝是損失,上帝缺錢嗎?缺人嗎?缺我們的時間嗎?缺我們的生命嗎?上帝既然什麼都不缺,為什麼還要我們勇敢奉獻?上帝要我們經歷他。

哈拿勇敢奉獻撒母耳給上帝,撒母耳成為猶太人的民族英雄,大有能力的士師、先知,膏立掃羅、大衛。如果哈拿自私的把撒母耳留在家中,那哈拿就沒辦法經歷到上帝大大使用他的兒子,我們也不會讀到撒母耳記。

為獻給上帝是損失嗎?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,上帝是為了我們的好處,上帝的旨意是好的、善的、可喜悅的,上帝不需要我們的東西,他反而是要我們得,前提是我們要先有信心捨,先給出去,先勇敢奉獻,才能經歷上帝的奇妙帶領。

撒母耳記第一章讓我們看到哈拿的成長和得勝日記。我們信了耶穌以後,也要不段成長,靠主得勝。

我們不要再當信仰的旁觀者,我們要親身體驗,上帝歡迎我們去經歷他,我們能將各樣的難處跟上帝講,不要拖個好幾年好幾個月,自己在那邊受苦,我們可以早一點經歷上帝的大能,有一顆單純的信心,相信上帝會成就我們的禱告,並且憑著信心勇敢將自己看重的獻給上帝,相信上帝會祝福我們超乎所求所想。

我們為自己來禱告,讓我們有屬於自己的「成長與得勝記」。

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