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盛的人生

經文:腓4:10-14
有個姊妹從小在教會長大,個性很活潑,高中大學都是擔任領袖。大學畢業後幾年他的體重就一直直線上升,本來是一般的中等身材,但現在非常胖,跟一顆球一樣沒有腰,腳踝腳背都是肉。
有個姊妹,工作環境的同事都非常優秀,學歷高,英文流利,這個姊妹覺得自己能力不好,長久下來自卑心作祟,就得了憂鬱症現在正在吃藥,情緒常常很低潮。
我看到有一些基督徒是這樣的,活的不快樂、自我形象低落、低自尊壓力大,其實是滿難過的。基督徒不是應該是喜樂、豐盛的嗎?
耶穌說他來了是要使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每個基督徒都重生了,都得了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裡頭。但基督徒不見得有活出豐盛美好。我相信耶穌要祝福每個基督徒都有豐盛的人生。
使徒保羅的人生就非常的豐盛富足。從人際關係來看,他經歷到關係的豐盛。
從腓4:10-14來看,跟大家分享第一個重點:把握機會表達情誼。
使徒保羅的人生就非常的豐盛富足。從人際關係來看,他經歷到關係的豐盛。
從腓4:10-14來看,跟大家分享第一個重點:把握機會表達情誼。
腓4:10「我靠主大大地喜樂,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;你們向來就思念我,只是沒得機會。」

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,當時他人在羅馬是個囚犯,等候見凱撒審判是否有罪。保羅在自己租的房子裡面被關押居留,不得隨意外出行動。保羅被限制人身自由,還要支付房租、吃喝等基本費用。
保羅身為囚犯被拘留關押,卻說他靠主大大喜樂,因為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非常愛他,常常思念保羅,為保羅禱告,看看保羅有沒有哪裡需要幫忙的地方。就在這時候,腓立比教會有機會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,表達他們對保羅的愛心和關心,在主裡的珍貴情誼。
我們也應把握機會,對人慷慨些,送東西不在貴重,而是表達情誼。
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,他煮飯請我吃,做一道啤酒蝦,隨口提了他喜歡金牌啤酒。他去上班我就去買一手啤酒,放到他的冰箱裡,他下班回來後打開冰箱,看到啤酒就問我啤酒是你買的嗎?我說對啊!給你喝的。他問你怎麼知道我喜歡金牌啤酒?我說因為你煮菜的時候有講啊!聽到這他就很快樂了。
一手啤酒也沒多少錢,朋友也可以自己買,他其實不缺,但我留意到他的喜好和需求,把握機會向他表達情誼,他就很快樂了。我們也能夠對別人慷慨一點,讓人心裡喜樂。
腓立比教會為保羅奉獻,表達的是一種思念之情。我們為什麼要奉獻給教會呢?我們要明白奉獻不是規定,教會不缺錢,上帝不缺錢,上帝什麼都有,萬有都屬於上帝的,上帝很富有,那為什麼我們要奉獻?是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感恩或是情誼,表達我們對上帝的心意。上帝看重我們的內心,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,祂不在乎錢有多少,或是禮物貴不貴重。
這就很像郭台銘非常有錢,假設他有一個兒子每個月只賺三萬元,給爸爸五千元,爸爸會缺這個錢嗎?不缺,但爸爸會很高興,他看到兒子的孝心、感恩的心,比這五千元更貴重。兒子看重和爸爸之間的感情,兒子想要對爸爸表達孝順和感恩之情。
有人奉獻十分之一給上帝,心裡會斤斤計較那三五千塊,捨不得給上帝,好像覺得是教會規定不得不給,是一種交保護費的觀念,交了保護費就保我們平安。其實這是錯誤觀念。上帝根本不缺錢,祂是看我們的內心,奉獻的態度是要甘心樂意,如果我們心不甘情不願地奉獻,跟上帝計較,那不如不奉獻。
我們的上帝不缺錢,祂也不需要錢,我們奉獻給上帝,是表達對上帝的感謝。所以我們也要把握機會表達對人、對上帝的情誼。
這幾天是兒童清明連假,爸媽找我陪他們一起去苗栗看外孫,從台北到苗栗搭火車要兩個小時,來回就四個小時,其實是滿遠的距離,想到距離這麼遙遠,就會覺得意興闌珊。不過還是陪爸媽一起去,把握機會表達對家人的關心。
我們能夠給家人最好的禮物不見得是錢,而是花時間陪伴,昨天我和家人就有很棒的家庭時間,看到苗栗的親人還有可愛的小朋友,我們都很喜樂。
我們要把握機會表達情誼,留心對方的需要,在對方有需要的時候,雪中送炭,表達情誼,對方心就喜樂了。我們送的禮物不在乎多貴重,重點是我們的心意。
我們對上帝也是如此,上帝不缺錢,上帝也不需要我們的錢,奉獻是表達對上帝的感謝,甘心樂意的獻上我們的禮物。
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二個重點是「在何處境都能富足」
腓4:11-12「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;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,這是我已經學會了。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;或飽足,或飢餓;或有餘,或缺乏,隨事隨在,我都得了祕訣。」

保羅的人生非常富足,他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,或飢餓、或缺乏,隨事隨在,都得了富足的秘訣。
保羅四處傳福音建立教會,到任何地方都帶來極大的影響力。他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時候,是在被關押居留的期間,長達兩年之久,這兩年他寫了四封監獄書信弗、腓、西、門給教會,被軟禁期間寫作的書信量占全部的1/3。
除了寫信安慰、造就、勸勉眾教會,還在自己的房子裡面教導、牧養弟兄姊妹,傳福音給訪客,他的服事沒有停下來,如火如荼的進行著。外面環境的好壞,對保羅沒有任何影響,保羅知道怎麼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,或飽足或飢餓,或有餘或缺乏,隨事隨在,都得了富足的秘訣。
保羅開拓很多間教會,唯獨腓立比教會和保羅的關係最親近,保羅不只一次收到從腓立比教會的奉獻。保羅不是因為收到奉獻而高興,他是因為腓立比教會常常思念他,常常想有什麼機會可以表達對保羅的愛跟關心,保羅因這份在主裡愛的情誼而常常喜樂。
當以巴弗提把奉獻拿給保羅時,保羅說我不要你們送我什麼,我只要你們多結福音的果子,歸在你們的帳上。我樣樣都有,並且有餘,我已經充足。保羅很豐盛、很富足。
人富不富足,不在於家道豐富,有的人很有錢,產業很多。但他真的覺得自己很富足嗎?
有一個長輩住在五千萬豪宅,出入都搭計程車,他不缺錢,但夫妻關係不好,每天生活沒有目標,覺得活著沒有意義,一天到晚喝酒,又很擔心自己酒喝多了對身體不好,同時補充高劑量的維他命,身體有一點病痛隨時打電話給特約的護理師諮詢。
他很有錢,但夫妻關係不好,沒有可以講真話的朋友,人生沒有意義目標,這樣的人真的是富足嗎?耶穌說:「免去一切的貪心,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。」(路12:15)
保羅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經歷到上帝將他需用的東西都要加給他了,他一無所缺,而且有餘,餘就是多到滿出來,非常夠用。
馬太福音六章24到34節提到「真正富足的秘訣」有三個:第一是避免把錢當上帝,第二是不要為吃喝憂慮,第三是先求神的國和義。
保羅就是這樣活出富足的秘訣,保羅避免把錢當上帝,不為吃喝憂慮,先求上帝的國和義,上帝就祝福保羅有個豐盛的人生。
我們每個基督徒都可以像保羅一樣,在何處境都可以富足,關鍵在於「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」,我們專心去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情,其他的上帝會負責,上帝是愛我們的天父,我們的基本需要他是知道的,我們不需要為這些吃喝穿憂慮,只管專心跟隨神,將上帝的心意放在第一位,我們會經歷到一無所缺的富足人生。
18世紀的牧師約翰衛斯理建立衛理宗教派,他死的時候,把所有的錢都奉獻出去,衛斯理有生之年收到的個人奉獻至少有65萬美金,他的財富比當時的領主還多,換算成現在高達10億台幣,衛斯理死前都捐出去,死後財產只剩四百元。
最近有一本書叫做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,早在兩百年前,衛斯理就已經實踐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,衛理宗善用金錢,到世界各地傳福音、作慈善,現在衛理宗信徒高達八千萬人。
衛斯理在當牧師期間,避免把錢當上帝,不為吃喝憂慮,先求神的國和義,上帝將衛斯理所需用的一切都加給他了,而且富足豐盛有餘,衛斯理過上一個富足的人生。
耶穌說我來了,是要使人得生命,並且得更豐盛。耶穌樂意祝福我們的能活的更豐盛。上帝沒有要基督徒活得苦哈哈、貧窮的生活,相反的,上帝要我們活出富足的人生。
有一個男人,國父孫中山要叫他爸爸,蔣中正也要叫他爸爸,民國首富孔祥熙也要叫他爸爸,這個男人是誰?這個男人就是宋家三姊妹宋靄齡、宋慶齡、宋美齡的爸爸宋查理,本名宋嘉澍。
宋查理是一位的傳道人,也是一位富商、革命家。宋查理早年在美國就讀神學院,當時他沒有錢,他的學費還是由院長幫他支付。神學院畢業後他回到上海在衛理宗擔任傳道人,在蘇州、上海等地傳教,但因為受到美國傳教士的排擠和歧視,宋嘉澍一氣之下轉而從商,從國外販賣機器到上海,又開印刷廠印聖經。
後來他認識了孫中山、陸皓東等人,捐獻大筆金錢支助革命事業,有好幾次瀕臨破產。宋嘉澍在傳教同時,暗中印行革命刊物和小冊子。
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孫中山、蔣中正、孔祥熙,兒子宋子文擔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。宋嘉澍的家族在民國初年對中國歷史有重要影響,有宋家皇朝之稱。
宋嘉澍是一位基督徒,他的一生非常的富足,印製聖經傳教,支持革命,三個女兒嫁給當時的名人。宋嘉澍避免把金錢當上帝,不為吃喝憂慮,先求神的國和義,上帝祝福他過一個富足的人生。
我們在任何處境也能活出富足的人生,富足的秘訣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活出上帝在我們身上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,我們的人生將會非常富足,樣樣都有,而且有餘。
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三點是「靠主能力凡事都能」
保羅四處傳福音建立教會,到任何地方都帶來極大的影響力。他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時候,是在被關押居留的期間,長達兩年之久,這兩年他寫了四封監獄書信弗、腓、西、門給教會,被軟禁期間寫作的書信量占全部的1/3。
除了寫信安慰、造就、勸勉眾教會,還在自己的房子裡面教導、牧養弟兄姊妹,傳福音給訪客,他的服事沒有停下來,如火如荼的進行著。外面環境的好壞,對保羅沒有任何影響,保羅知道怎麼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,或飽足或飢餓,或有餘或缺乏,隨事隨在,都得了富足的秘訣。
保羅開拓很多間教會,唯獨腓立比教會和保羅的關係最親近,保羅不只一次收到從腓立比教會的奉獻。保羅不是因為收到奉獻而高興,他是因為腓立比教會常常思念他,常常想有什麼機會可以表達對保羅的愛跟關心,保羅因這份在主裡愛的情誼而常常喜樂。
當以巴弗提把奉獻拿給保羅時,保羅說我不要你們送我什麼,我只要你們多結福音的果子,歸在你們的帳上。我樣樣都有,並且有餘,我已經充足。保羅很豐盛、很富足。
人富不富足,不在於家道豐富,有的人很有錢,產業很多。但他真的覺得自己很富足嗎?
有一個長輩住在五千萬豪宅,出入都搭計程車,他不缺錢,但夫妻關係不好,每天生活沒有目標,覺得活著沒有意義,一天到晚喝酒,又很擔心自己酒喝多了對身體不好,同時補充高劑量的維他命,身體有一點病痛隨時打電話給特約的護理師諮詢。
他很有錢,但夫妻關係不好,沒有可以講真話的朋友,人生沒有意義目標,這樣的人真的是富足嗎?耶穌說:「免去一切的貪心,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。」(路12:15)
保羅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經歷到上帝將他需用的東西都要加給他了,他一無所缺,而且有餘,餘就是多到滿出來,非常夠用。
馬太福音六章24到34節提到「真正富足的秘訣」有三個:第一是避免把錢當上帝,第二是不要為吃喝憂慮,第三是先求神的國和義。
保羅就是這樣活出富足的秘訣,保羅避免把錢當上帝,不為吃喝憂慮,先求上帝的國和義,上帝就祝福保羅有個豐盛的人生。
我們每個基督徒都可以像保羅一樣,在何處境都可以富足,關鍵在於「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」,我們專心去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情,其他的上帝會負責,上帝是愛我們的天父,我們的基本需要他是知道的,我們不需要為這些吃喝穿憂慮,只管專心跟隨神,將上帝的心意放在第一位,我們會經歷到一無所缺的富足人生。
18世紀的牧師約翰衛斯理建立衛理宗教派,他死的時候,把所有的錢都奉獻出去,衛斯理有生之年收到的個人奉獻至少有65萬美金,他的財富比當時的領主還多,換算成現在高達10億台幣,衛斯理死前都捐出去,死後財產只剩四百元。
最近有一本書叫做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,早在兩百年前,衛斯理就已經實踐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,衛理宗善用金錢,到世界各地傳福音、作慈善,現在衛理宗信徒高達八千萬人。
衛斯理在當牧師期間,避免把錢當上帝,不為吃喝憂慮,先求神的國和義,上帝將衛斯理所需用的一切都加給他了,而且富足豐盛有餘,衛斯理過上一個富足的人生。
耶穌說我來了,是要使人得生命,並且得更豐盛。耶穌樂意祝福我們的能活的更豐盛。上帝沒有要基督徒活得苦哈哈、貧窮的生活,相反的,上帝要我們活出富足的人生。
有一個男人,國父孫中山要叫他爸爸,蔣中正也要叫他爸爸,民國首富孔祥熙也要叫他爸爸,這個男人是誰?這個男人就是宋家三姊妹宋靄齡、宋慶齡、宋美齡的爸爸宋查理,本名宋嘉澍。
宋查理是一位的傳道人,也是一位富商、革命家。宋查理早年在美國就讀神學院,當時他沒有錢,他的學費還是由院長幫他支付。神學院畢業後他回到上海在衛理宗擔任傳道人,在蘇州、上海等地傳教,但因為受到美國傳教士的排擠和歧視,宋嘉澍一氣之下轉而從商,從國外販賣機器到上海,又開印刷廠印聖經。
後來他認識了孫中山、陸皓東等人,捐獻大筆金錢支助革命事業,有好幾次瀕臨破產。宋嘉澍在傳教同時,暗中印行革命刊物和小冊子。
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孫中山、蔣中正、孔祥熙,兒子宋子文擔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。宋嘉澍的家族在民國初年對中國歷史有重要影響,有宋家皇朝之稱。
宋嘉澍是一位基督徒,他的一生非常的富足,印製聖經傳教,支持革命,三個女兒嫁給當時的名人。宋嘉澍避免把金錢當上帝,不為吃喝憂慮,先求神的國和義,上帝祝福他過一個富足的人生。
我們在任何處境也能活出富足的人生,富足的秘訣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活出上帝在我們身上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,我們的人生將會非常富足,樣樣都有,而且有餘。
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三點是「靠主能力凡事都能」
腓4:13-14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然而,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。」

保羅在這裡提到他服事的秘訣「靠主能力凡事都能」。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有一個不同,就是我們的體質不一樣,我們有更好的體質就是基督內住的體質,我們有耶穌與我們同在,所以我們可以靠主能力凡事都能。我們除了有耶穌體質,還有聖靈保惠師作我們的家教老師,隨時給我們個別指導,我們應該可以活出更豐盛、更成功、更有影響力的人生。
我小時候最有錢的人是王永慶,但現在很多年輕人恐怕不知道王永慶是誰,只認識郭台銘。我大學最有名的歌手是蔡依林,現在的國中生不知道蔡依林是誰。在有名的人,在有錢的人,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就被遺忘,這些人都會過去。
但保羅沒有過去,保羅的影響力持續兩千年,保羅靠主能力傳福音,三次宣教旅行,在亞洲歐洲到處建立教會,他寫的書信佔新約聖經的一半,現在神學院都還在教保羅的福音神學。
童軍運動的創始人貝登堡,他是一位基督徒,在教會訓練基督徒少年軍成為領袖,後來童軍運動擴及全球32個國家會員人數高達330萬人。
貝登堡擅長撰寫訓練教材 和畫圖,有一張圖是一個青少年將impossible的im踢掉,一腳踢掉不可能的「不字」,留下possible可能,鼓勵童軍面對困難的態度是possible可能,靠主能力凡事都可能。Nothing is impossible.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。

基督徒面對困難,要有一個信心,我們比一般人有更好的耶穌體質,有耶穌在我們裡面活,還有聖靈作我們家教老師,隨時24小時貼身指導我們,我們能勝過困難,靠主大能經歷凡事都可能的得勝經驗。
貝登堡的一生活的非常的快樂,滿足,他靠著主加的力量,讓童軍運動從英國的教會內推向全世界,一直到現在一百多年了,童軍運動仍然繼續進行著。
基督徒在靠著主的大能,不要說這不可能作得到,要說這可能,我們要把impossible的im踢掉,變成possible。
以前我也是常常將不可能掛在嘴邊的人,我不可能改變,我就是這樣,這是做不到,充滿著負面和否定的思想與言論,故步自封沒有成長。
貝登堡的一生活的非常的快樂,滿足,他靠著主加的力量,讓童軍運動從英國的教會內推向全世界,一直到現在一百多年了,童軍運動仍然繼續進行著。
基督徒在靠著主的大能,不要說這不可能作得到,要說這可能,我們要把impossible的im踢掉,變成possible。
以前我也是常常將不可能掛在嘴邊的人,我不可能改變,我就是這樣,這是做不到,充滿著負面和否定的思想與言論,故步自封沒有成長。
38歲以前我都活著低自尊,消極的生活態度。38歲那年因為服事禾場上有一個非常大的轉換,在牧師的提醒下,我試著改變自己看事情的態度和作法,對於臨到我的事情,我改試著說好,我試試看,我嘗試看看,我做做看,積極的面對我的人生,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,不要推卸責任說都是誰讓我怎樣,而且問自己,我能夠做些什麼,我可以怎麼做做的更好。
我在中傳職碩重新學習,上了課很有學習收穫,牧師請我把學習心得寫下來發表,我就把心得寫下來,一開始寫的時候腦子真很難運轉,不知從何下筆。但不管自己寫的好或不好,寫下來就對了。
有時候不知道要寫什麼題材,我就禱告,問上帝接下來要寫什麼呢?上帝就會給我靈感,經過這兩三年日積月累的練習寫作,越寫越好,表達越能切中要點。為了讓更多基督徒對於基督教基礎的信仰有一個正確的認識,我乾脆開一個粉專將文章都集結在粉專裡,可以做個資料庫和信仰上的整理,跟所有基督徒分享信仰真理。
後來在上帝的恩典下,開拓了樂福教會,我們有個事工是錄製podcast樂靈修節目,一開始我在研究要怎麼把錄音上架到podcast陸續研究了半年,學習怎麼剪輯,後製,上架,宣傳。
若不是主加給我力量,我恐怕做不成。耶穌加給我力量,使我凡事都能做。在同工們一起的努力下,我們的podcast發揮影響力,全世界都聽得到。真是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
面對新事物,我們要說yes,面對困難,我們要說possible,我們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,因為我們深信有耶穌在我們裡面,我們有耶穌體質,聖靈的同在與幫助,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
耶穌來,是要我們得生命,而且得的更豐盛。上帝要我們過一個豐盛的人生。要怎麼做呢?
第一, 把握機會表達情誼。禮物不在貴重,重在心意,常常向人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,慷慨地送上禮物,對方會很喜樂。奉獻也是,我們的上帝不缺錢,上帝看重我們的心,我們奉獻是像上帝表達感謝,態度要甘心樂意,上帝才高興。
第二, 在何處境都能富足。基督徒是富足的,我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,隨事隨在,我們都得了富足的秘訣,就是先求神的國和義,活出上帝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,我們將一無所缺,並且豐盛有餘。
第三, 靠主能力凡事都能。在基督裡我們凡事都可,任何事情都事可能possible,我們有耶穌體質,聖靈家教老師的幫助,可以勝過困難,凡事都能做。
我們一起為自己禱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