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聖經必備的基本文法

447783553 979298903825342 2035776125532937107 n


​上帝給人聖經是讓人懂的,而不是讓人猜的。更正教會認為所有信徒都可以且應該直接閱讀聖經,但基督徒仍然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文法知識,特別是面對一些「非寫實」的文字,要懂得分辨與理解,否則容易錯亂解釋。

例如,一個人說:「我愛你到海枯石爛!」「我要將天上的星星摘下來給你!」這「海枯石爛」與「摘天上星星」都不是「寫實」的修辭。一般人用這樣的修辭來呈現自己的熱切的心情。若當作「寫實」來看,就只能把這個人看作是超人,反而誤解了原本的意思。

聖經也有類似的修辭用法,一般來說,我們應該懂得分辨以下四種非寫實的修辭:

1)誇飾
例如詩6:6「我每夜流淚,把床榻漂起。」這不是寫實的筆法,眼淚能多到漂起床,這不是神蹟,而是詩人在「誇飾」他的眼淚很多很多。

2)比喻
例如詩95:7「我們是他草場的羊。」這不是寫實的筆法,我們都知道詩人是「人」,不是「羊」,羊也不會寫文章。

3)象徵
例如詩1:1「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。」這不是寫實的筆法,不是要人找座位時還要先探聽前一個坐的人是不是「褻慢人」。

4)借代
例如耶18:1耶利米的人說:「來吧!我們可以用舌頭擊打他。」這不是寫實的筆法,想想,用舌頭打人,這也太驚世駭俗、太奇怪了。

這四種修辭,在現在的中小學語文課程都有教授。你能夠分辨嗎?若我們想要正確的理解聖經,那麼基本的文法理解還是要具備的。

東方腦和西方腦不一樣

first

電影鋼鐵人的原型人物伊隆·馬斯克Elon Musk是當代公認的天才,他特別推崇「第一性原理」(First principle thinking)作為他的思考方式,一層一層剝開事物的表象,看到事物的本質,再從而推演出後續的步驟。我很訝異,他的「第一性原理」其實可溯自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的觀點:「每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,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。」

亞里斯多德的思想包括物理學、邏輯學、倫理學、政治、科學、動物學...等,他被稱為「科學之父」,是西方哲學與科學的奠基者。亞里斯多德邏輯思考的方法影響了整個西方,直到現在。中世紀的大學生,必修邏輯學,邏輯若學不好,就無法進入碩士研究。教會的經院哲學,便是站在亞里斯多德的邏輯方法,透過人的理性來探究上帝與相關的學問。被人稱為神學大王的阿奎那,他的《神學大全》便是以系統、條理的方式來論述信仰,是以理性來進行神學研究的代表作。

對西方神學來說,要做好神學研究,必不可少的就是亞里斯多德那種邏輯推理、追根究底的理性腦,這種為學的方法對西方的基督教神學有不可忽視的影響。而東方腦,或說是中國腦,在這方面就比較弱。東方腦比較強調道德、實用的一面,在邏輯方面比較不求甚解。如同胡適在民國初年白話文運動期間,寫了一篇〈差不多先生傳〉,諷刺當時的人通病就是差不多,做事不認真,態度也隨便,許多人就在「差不多」中活了一輩子。

例如,我們會說中國有五千年歷史,這是東方腦的說法,有史以來的中國人就一直這樣傳說,抓個大概,未曾見到精細推算。但若是西方腦,則會說中國有三千五百多年歷史,這是依據歷史,理性推算的結果。東西兩種文化下,同一段歷史紀年卻相差了一千多年。

又如,很少聽過中國人去探究媽祖、關公事蹟的真實性與相關細節,甚至小說虛構的孫悟空,都會有人當神來拜,中國人比較看重是否靈驗、對自己有甚麼幫助、如何勸人向善等等(套句西方的話說,就是實用主義、功利主義與道德主義),很少有人去考據、推理,並依據研究的結果來當作信仰的基礎,這就和基督教神學相差甚多。

因為文化的影響,身為華人的我們,自然容易偏向「東方腦」的思考方式,若想要學好基督教神學,那麼就要加強訓練自己的理性邏輯,該動腦思辨就動腦思辨,不要放空而人云亦云。哈佛大學校長在2017年開學典禮致詞提到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,他說:「就是確保將來畢業的學生能分辨『有人在胡說八道』(someone is talking rot)」。既然我們修習了神學,那麼是否能正確地依據聖經來分辨是非對錯,知道誰在胡說八道嗎?

期待來參加,結束在高點

peakendrule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每逢假日和家人朋友出遊,一路上有好吃的、好玩的、好看的,心情愉悅了一整天,但在回家的路上,卻遇上了大塞車、火車誤點,我們對這趟旅行的評價就會變得比較負面,只記得很晚回家的不痛快感,而忘了整趟旅程中,有很多美好的體驗。

我們和人在電話中溝通,起初講得還算開心,到中間有一點口角,最後以不愉快的口氣結束這通電話。我們對這人就會留下不好的印象,下次看到他的來電,內心很容易激起一種抗拒的心理。

因此我們要留意和人互動,或是辦活動,要掌握「動力」,讓結束時的氣氛、感受是向上的動力,讓大家的印象是停留在好的氣氛,期待下次再來的感受。

在小組中,擔任小組長的同工要掌握「小組動力」,讓整個小組聚會的氣氛有高潮,最後聚會結束的氣氛也要引領向上,氣氛要往上走。若整場聚會的氛圍平平,甚至到最後大家都興趣缺缺,拿出手機來玩,整體氣氛往下掉,下次大家來聚會的意願就會降低。

IKEA這個企業擅長讓客戶在離開前有正向的體驗,在販賣部只要花10元就能吃到冰涼可口的霜淇淋,大家最後帶著滿足喜樂的心離開,期待下次再來。從一進到IKEA,看到喜歡的家具並且下單,來到最高潮的峰値(peak),高潮過後情緒必然會往下掉,但不能讓客戶是帶著平淡無奇、失望難過的心情離開,這樣大家下次就不會再來了,必須要再創高峰勾住顧客的心,在結束時10元冰淇淋就是終值。客戶到IKEA購物,就有完整的峰終體驗,吸引各年齡層都喜歡不斷回訪IKEA。

小組長、領會、牧者在帶領主日崇拜、小組聚會、舉辦活動,要留意團體動力,讓參加者有好的峰終體驗,這樣信徒就會不斷想要參加聚會,每次聚會都會抱著期待的心,來經歷上帝的同在,與肢體互動的美好,懷抱著大使命走向世界贏得靈魂。

我是哈拉王

chat

有一次和弟兄姊妹到公園傳福音,和一位退休老師聊了起來,雖然他表明不信耶穌,但我想也藉此機會了解這群人的想法和生活,我們就聊了快40分鐘。同行的弟兄非常驚訝我怎麼可以和一個陌生人聊這麼久。

從大學開始我就擅長和人東拉西扯,沒有任何目的閒聊,只要開心就好。

後來上了「增進溝通力」的課程之後,才認識自己的溝通風格是I和S。在某些場合,我需要和人熱絡的互動,可以天南地北的和人談笑風生,也可以當一個給對方耳朵的聽眾。

上了課我才瞭解到,跟D型人講話是要有重點的,也就是「我說這些幹嘛?」我到底要表達什麼?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不然對方會覺得我在浪費他時間。

有一次我非常熱情的要和一個姐妹聊天,但他一臉冷漠,完全不想搭理我,我深刻感受到什麼叫熱臉貼冷屁股。上了課才知道,原來他的溝通風格是屬於D型目標導向的冰山美人,她不喜歡亂哈拉,喜歡的對話模式是講重點。

教課和講道也適用同樣原則,我為什麼要講這個例子、講這些話,不是為了要填充時間,我是有意識的講這些話,和主題環環相扣。現在這個場合,我是在教課、講道,不是在閒聊,只講自己高興就好,不用關心對方到底有沒有聽進去、有沒有聽懂。我講這些內容的目的,是為了和主題緊扣在一起,跟主題無關的就不要講。

現在我跟人講話,不再是發散式的聊天,而是收斂式的聚焦,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些什麼,讓我更能掌握重點,有效的和對方溝通。

如何改變一個人?

cake

我們常想要去改變別人,希望我們的孩子更用功、主動作家事,希望我們的配偶更愛我們,希望我們的弟兄姊妹聚會要準時。有的時候我們大聲疾呼、不斷呼籲,要他們做這做那,改這改那,但往往成效不彰。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改變不了了,更何況要去改變別人。

其實改變自己與他人,是有方法的。我們先來認識人的行為模式「ABCD模式」,幫助我們了解人的大腦和情緒如何運作的。

ABCD是指:A.事件 B.想法 C.感覺 D.行為

多拉A夢:
看到美味的銅鑼燒(A),看起來好好吃阿(B),好興奮、快樂(C),吃下去(D)

靜香:
看到美味的銅鑼燒(A),銅鑼燒讓人發胖(B),厭惡(C),遠離銅鑼燒(D)

胖虎:
看到美味的銅鑼燒(A),我要減肥(B),冷靜(C),把銅鑼燒分給小夫(D)

同樣的事件,為什麼多拉A夢、靜香、胖虎會有不同的感覺、行為?因為「想法」。外在環境、事件是客觀的,但卻帶出不同的情緒和行為,關鍵在於「想法」。我們常常忽略了隱藏在感覺和行為背後的「想法」。

按照這樣的模型,我們可以知道,若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,最好能先去找出行為後面的「感覺」和「想法」,先更新「想法」(就是坊間常聽聞的「換個角度想想」、「思想框架」等等)、那麼人的「感覺」就會隨之更新,行為也自然就會有所改變了。

我以前自我形象不好,覺得自己沒有價值、沒有專長,沒有人愛我也沒有朋友,覺得很孤單。內心有深深的自卑感,想藉著討好別人來換取友誼,常常委曲求全,到後來失去自我,活得很不快樂。信了耶穌以後,開始讀聖經,上帝說我是祂眼中的瞳仁,我很特別,祂對我人生有美好的計畫,祂的恩典是夠我用。我開始用聖經的思想來取代舊有的負面思想,用聖經的角度重新看自己,漸漸恢復健康的自我形象,不再刻意討好別人只會換取不平等的友誼關係,在基督裡我更自由釋放了。

我覺得基督徒最棒的是我們有「聖經」,能以聖經的思想來更新錯誤的舊有想法,讓我們能從裡到外,從思想到情緒得到更新,進而活出更美好的人生。

如何改變一個人?先找出背後的「想法」,以聖經的教導來更新想法。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查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羅12:2)

盤點過去,展望未來

count

基督徒在發揮影響力之前所需進行的預備,其中之一是盤點自己過去的歷史。聖經說: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。」我們可以數算過去有哪些經歷,可以對未來帶來正面的功效。

我回想過去自己在工作上,是否有成功經驗,盤點這些成功經驗,可做為我現在和未來的墊腳石,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。

過去教會要辦社區課程,邀請社區民眾來教會玩桌遊、學習操作智慧型手機。我們跟好幾位里長合作,請里長協助推廣,在社區布告欄張貼海報宣傳。我負責打電話給里長,約定拜訪時間,敲定合作事宜,回去後設計海報,印製好後再請里長宣傳。拿到參加者名單後,一一打電話提醒並邀請他們記得來參加,每週至少要打三四十通提醒電話。

和里長們合作辦活動的成功經驗,讓我有三點學習:
1.不害怕和地方代表溝通,事先想好要溝通的內容。
2.和里民互動,主動打電話提醒打破陌生建立關係。
3.學到設計海報、印製海報、拿到海報的完整流程。

過往的工作經驗鍛鍊我不害怕和陌生人接觸、學到設計海報的技能。這些帶得走的能力,讓我在學校行政業務的推廣上,得到更大的發揮。我常常打電話個別關心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,更了解當如何有效的協助同學學習成長。在推廣職場碩士的課程上,需要設計海報,宣傳課程內容,現在更能得心應手的掌握軟體,圖文並茂的推薦職碩好課。

賈伯斯(Steven Jobs)當年就讀的大學有全美最好的文字藝術課,校園中的海報與公告,都印著美麗的書寫體。他對美麗的事物有強烈的興趣而主動學習這項技能。在當時對他來說,學字體設計對他沒什麼實質幫助。

但十年後,他設計蘋果電腦,這項技能發揮重要的影響力,蘋果電腦特別著重字體的美學,如果賈伯斯不曾去旁聽那堂課,蘋果電腦就不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字體或成比例間隔的字型。

賈伯斯說:「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,有在未來回顧時,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。」(you can't connect the dots look-ing forward;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)。過去的路沒有白走,盤點過去,展望未來

趕鬼初體驗

442415424 468299842395803 8789005594052842678 n
我當了傳道人十幾年,但都沒有趕鬼的經驗,有時內心也想,若是有機會,可能也要學習該怎麼做比較好。沒想到,這次的課程讓我真的有那種電玩通關那種「打怪升級」的體驗,感謝主!

這次中傳神學院台灣校區的職場碩士科「增進見證力」的課程上有非常清楚的教導,我們是基督徒,在我裡面的基督比世上一切的都大,應該是邪靈怕我們,不是我們怕邪靈,若我們會怕邪靈,是出於魔鬼的謊言,不要被牠們騙了。有了這樣真理知識上的預備,除卻了我心中許多的害怕。

到了要操練的時候,有一位姊妹說他媽媽是乩童,她以前也是乩童,她家安了很多偶像,有虎爺、五營將軍等等,他要接受趕鬼。當時我心想,該不會真的要趕鬼吧!

當時我和另外兩位同學同一組,我們就先從方言禱告開始,然後由我主要負責趕鬼禱告,我雙手扶在那位姊妹的兩頰,我說一句,請她跟著說一句。我說:「奉耶穌的名,命令我裡面的虎爺出來。」我看到那位姊妹的眼神和聲音有點不對勁,心想她裡面真的有鬼。那位姊妹有點吃力地跟著說:「奉耶穌的名,命令在我裡面的虎爺出來。」我們重複這樣的禱告幾次,那位姊妹回應的聲音越來越高亢緊繃,我們這小組的其他弟兄姊妹就一直禱告,特別是徐弟兄,他在旁邊大聲的禱告,很給人振奮的感覺。

在點名趕逐「五營將軍」的黑暗權勢時,那位姊妹居然一度開口說:「我不要出來」。啊!這就代表我們的禱告真的有效,邪靈在掙扎抵抗了。我們就更情詞迫切地禱告。我目不轉睛地專注在這位姊妹身上,雖然這位姊妹數次發出高亢和喊叫的聲音,但我知道徐弟兄等同工在我旁邊一起「打擊魔鬼」,心裡很有團隊同心的支持感與安全感。

可能因為我們這一組的時間比較久,或是聲音比較大,其他組的李傳道和簡弟兄也來到我的旁邊,我聽到簡弟兄說:「奉耶穌的名,命令三太子出來。」我想這可能是上帝給簡弟兄的感動。那時我心裡在想,時間有點長了,不知還要多久?是不是要交給其他人來接力?

帶領課程的劉牧師看我們趕得差不多了,就請我們坐下,以便進行接下來的聚會程序。稍微安靜下來後,李傳道就接手繼續為那位姊妹禱告,那位姊妹癱軟無力,我們趕緊把他接住讓他躺在地上,吳姊妹趕緊去拿兩個坐墊墊在那位姊妹的頭上讓他可以稍微休息,後來那位姊妹就坐起來嘔吐,乾嘔了將近一分鐘,就完全好了。

十幾分鐘後,課程就結束了。課程之後,那位姊妹看來身清氣爽,散發光彩,和剛剛趕鬼禱告時的掙扎面孔真是判若兩人。這位姊妹看來很喜樂,一直表達非常感謝同學們幫她趕鬼。劉牧師和她說,中南部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狀況,她既然經歷了聖靈的大能,將來就可以去為了幫助其他有類似狀況的人。他很高興,主動表示要繼續來修中傳的課程,成為我們的同學,然後就快樂的和唐姊妹搭火車回雲林。感謝讚美主。所以,或許將來同學可以直接聽她第一手的感覺與經歷。

我覺得這次趕鬼的服事真是讓我大突破,這是上帝送給我的生日禮物,體會到路10:17中「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,說:主啊!因你的名,就是鬼也服了我們。」的那種喜悅。

謝謝上帝,也謝謝我親愛的同學們。在他們的陪伴與同心下,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的趕鬼初體驗。趕完鬼後我很開心,覺得自己又操練與經歷了一樣重要的屬靈恩賜。而且事後想想,不僅我得到了服事上的突破,當事人得到了醫治釋放,在旁的弟兄姊妹信心也得到振奮,更重要的是主的權柄與榮耀也得到高舉與彰顯,真是太好了!

贖罪券的販售建立在煉獄觀上

sell

引發宗教改革的導火線是贖罪卷,為什麼中世紀的教會會販售贖罪卷呢?這跟當時教會的終末觀大有關係。人死後會去哪裡?好基督徒去天堂,不好的基督徒去煉獄,不信主的人下地獄。

在世表現良好、行善立功、濟世救人的信徒,在死後被封為聖徒,這些人是好基督徒,死後直升天堂。大部分的信徒在世時,多少有些小奸小惡,說話行為犯錯不得體,這些基督徒因為行為沒那麼好,不能直升天堂得救,死後要先到煉獄去受苦,煉淨自己的罪,不知道受苦多久,之後才可以到天堂。最後是不信主的人就直接下地獄。這是中世紀教會的終末觀,人死後會去天堂、煉獄或地獄。

當時教會為了建堂,蓋最偉大的聖彼得大教堂,這座教堂總共蓋了一百多年耗費巨資,但錢從哪裡來?信徒的奉獻。那要怎樣再從信徒身上拿到更多錢?賣贖罪卷,信徒只要買了贖罪卷,在煉獄受苦的親人就可以減少在煉獄受苦的時間,買越多減免越多,買更多甚至可以直通天堂。

當時最會販賣贖罪卷的道明會修士帖刺勒,有一句響叮噹的廣告詞:「銀幣叮噹落進箱底,靈魂雀躍跳出煉獄。」信徒愛他死去的家人,為縮短家人在煉獄受苦的時間,即便再窮,也紛紛掏出錢來購買贖罪卷,換取家人上天堂的保證。

贖罪卷背後代表的神學意義是,以「好行為」來換取上帝的拯救,這已經偏離因信稱義的福音。上帝顧念他的教會,祂那雙看不見的手一直都在,在一個偏遠的小地方一個奧古斯丁修會的小修士馬丁路德,以聖經為本列出對於贖罪卷的看法共「九十五條」,引發了翻天地覆的宗教改革,將教會導回正軌,高舉「唯獨聖經」。

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致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(約3:16)錢,無法買到救恩,唯有「信」,才能罪得赦免,得生命得永生。

基督徒活在兩個國度  

2kingdom
有些基督徒有聖俗二分的觀念,認為職場的工作是副業,是比較世俗次一級的,認為對教會對上帝的服事,是比較聖潔高級的。因此對於職場比較不上心,甚至沒有好的工作表現。

有些基督徒利用上班時間向人傳教,反而耽誤了工作,或是利用上班時間讀經禱告,這其實是一種薪水小偷的表現。

職場是講求績效與專業能力的場所,基督徒有好的工作表現,是為主作美好的見證的絕佳機會。職場,是上帝的呼召,呼召他的百姓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天賦,展現專業能力,讓人看到上帝所賜的智慧、能力與得勝。

有些基督徒對於職場,和世界的看法是負面的、避世的,因而對世界產生不了任何正面的影響力。那麼到底要怎麼看職場、看工作、看人際關係?耶穌有答案。

法利賽人常常惡意的挑臖耶穌,不懷好意問耶穌:「納稅給凱撒可不可以?」耶穌說:「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,神的物當歸給神。」(可12:17)錢幣是凱撒發行的,當然要盡公民的本分繳稅。

我們在世上有當盡的本分、當負的責任。該繳的稅要繳,該遵守的法要守。上班要有好的工作表現,做父母的要盡心照顧小孩,學生的本分是好好學習。地上國有地上國的規矩,基督徒一樣要遵守地上國的規矩。

基督徒活在兩個國度裡,有雙重國籍的身分,既是上帝國國民,也是地上國國民,既要遵守地上國的規矩、法律,也是天國的子民,能依靠耶穌在地上國活出上帝國的價值觀。

對於地上國的規矩要求,做不到、有困難,怎麼辦?基督徒可以透過禱告領受上帝國的恩典和能力,靠聖靈賜力量在地上國活出得勝的生活。

基督徒活在兩個國度裡,我們是上帝國的兒女,也是地上國的公民,讓我們在自己的職份上,每個人有不同角色,有老闆、員工、學生、父母,讓我們盡本分,有好的表現,將榮耀歸給愛我們的父上帝。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