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耶穌下地獄?

1h2h3h

以前有人傳福音,告訴不信主的說信耶穌得永生,不信的將來會下地獄,有的人聽到會不高興,反而會說,好啊!那我就不信阿!我倒是要看看將來會不會真的下地獄。有的人會說,現在生活中遇到這麼多問題需要解決,哪有什麼心思想到未來死後的事情。

既然福音是「好消息」要傳遞的是信耶穌的好,所以要趕快來信耶穌,而不是用恐嚇的壞消息,要對方趕快來信耶穌,這樣只會造成反效果,傳禍音可能會讓人更敵擋耶穌。

什麼是「地獄」呢?華人受到佛教的影響,一聽到地獄馬上會想恐怖畫面,作惡的人在18層地獄裡受懲罰,有被綁在刀山上流血的,有被下到油鍋炸的,地獄是個讓人不寒而慄極其痛苦的地方。

聖經中提到的地獄,其實和我們華人想的地獄完全不一樣。新約提到的地獄是指舊約中的「欣嫩子谷」,這個地方是耶路撒冷郊外的垃圾場、焚化爐。從大衛時代開始一直到耶穌的時候,欣嫩子谷日夜不斷燒著垃圾,南北國的壞王會到欣嫩子谷做壞事,在那將自己的兒女獻祭給偶像,大大得罪耶和華。欣嫩子谷被用來焚燒犯人、動物屍體、任何廢棄物,因此這裡的火是不滅的,蟲子是不死的火湖。欣嫩子谷日後被當作是地獄的同義詞。

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聽到地獄,想到的是「欣嫩子谷」,任何東西丟到垃圾場去燒,燒完就沒有了。在約3:16提到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反得永生。」對當時的聽眾而言,滅亡就像被丟到垃圾場裡燒一燒,燒完就沒了。

對不信的人而言,就活這一輩子,死後就沒有了;對信耶穌的人而言,有一條完全不同的出路,就是得永生,能夠與耶穌永遠的同在,這是最棒的「福音」、最大的「好消息」。

耶穌說撇下一切跟從祂的人,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,在來世不得永生的。(參路18:30)基督徒能在此生得到耶穌的祝福,死後不致滅亡,不是被丟到欣嫩子谷裡燒完什麼都沒了,反而生命是不斷的延續,與耶穌永遠在一起,這才是真正的長生不死。

想要永永遠遠活著嗎?想要在今生享受美好的福樂嗎?來信耶穌吧!

上帝國是甚麼?

1上帝掌主權

上帝國是甚麼?現在一般對於國家由四個要素來理解:土地、人民、政府、主權
對基督徒來說,上帝國的四項要素大致如下:

現在的上帝國
土地:世界疆域或人的心靈。
人民:信徒。
政府:上帝授權委任的治理組織,如君王、政府或教會。
主權:上帝。

未來的上帝國
土地:千禧年國度疆域或新天新地
人民:信徒。
政府:上帝授權委任的治理組織,如千禧年的共同治理者。
主權:上帝

2上帝掌主權

對基督徒來說,前三項大致沒甚麼問題,其中最重要的關鍵,就是「主權」,也就是至高的治理權力。
我們可以說:上帝國=上帝掌主權。換句話說,哪裡由上帝掌握主權,哪裡就是上帝的國。

就像耶穌說:「我若靠著上帝的靈趕鬼,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!」(太12:28 )耶穌掌權,上帝的國就臨到哪裡。

3上帝掌主權

若我們所在的國家是由上帝掌握主權,領袖和百姓們都願意順服上帝心意,那麼這國家就成為上帝國。若我們所在的教會由上帝掌握主權,領袖與信徒們都順服上帝的心意之下,那麼這教會就成為上帝國。

換句話說,教會不必然等於上帝國,猶太人或基督徒所建立的國家也不必然等於上帝國。重要的是到底有沒有讓上帝掌權,順服在祂的心意之下。就像中世紀的羅馬教會,雖然號稱是基督教會,但卻嚴重腐敗與偏差,成為教皇的人治國度,而非是上帝的國,所以導致了宗教改革。

從這角度來看,我這個人,或是我所在的組織(國家、政府、公司、教會、學校、家庭)有沒有在上帝國中,是一個動態的(Dynamic)的過,若我們沒有讓「神掌權」,就沒有活在上帝國裡。若我們讓「神掌權」,我們就活在上帝國裡。

讓神掌權好不好?當然好!上帝的旨意是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,相信讓神掌權是好的無比!

要改掉某些行為才能受洗?

1bat2bat
有個慕道友到處拜拜、算命,但都沒有找到真正的平安,直到遇見上帝,被上帝的愛大大觸摸,終於遇見了一輩子渴求的愛與平安,他實在非常想要受洗,但某教會告訴他,你必須要先改掉某行為、某習慣,等你都正常了之後才能受洗。

這是典型半伯拉糾異端的說法,如果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先改變自己的行為,那為什麼要來信耶穌,都靠自己就好了。這就很像告訴一個病人,你自己要先好起來再到醫院。醫院的存在是為了醫好病人,教會的存在是為了罪人,罪人無法自救,需要靠耶穌救。

在第五世紀時,奧古斯丁和伯拉糾對得救是靠信心還是靠行為,已經有過大辯論,最後伯拉糾被判為異端。奧古斯丁說人有原罪,耶穌是救主,人要靠耶穌的恩典才能得救,因此基督教是使人得救的信仰。伯拉糾的看法和奧古斯丁完全相反,伯拉糾說人沒有原罪,耶穌是道德高操的老師,人可以靠著學習耶穌的好行為而得救,因此基督教是勸人為善的信仰。

聖經紀載,當腓利向衣索匹亞的太監傳福音,他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,到了有水的地方就立刻受洗。(參徒8:27-40)當人願意信,就可以馬上受洗,「信」是得救的唯一條件。

這裡不是說改變不好的行為不重要,我們當然要改變不好的行為,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。改變行為是在受洗後,靠耶穌的恩典、靠聖靈的大能,茲取從上帝來的恩典和能力,活出「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」的新生命。使徒保羅的生命常有軟弱、活不出好行為的時候,但上帝跟他說:「我的恩典夠你用的,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。」所以,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。(林後12:9)

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靠自己會倒,靠耶穌最好。

什麼是「福音派」?

evengelical

剛信主到教會參加主日崇拜,和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伯伯聊天,他每個禮拜都會來參加主日,接著指著聖經說:聖經寫的東西我不一定全部相信,裡面寫的不一定都真的。聽他這麼說,讓我嚇了好大一跳,心想如果你不相信聖經,那為什麼每個禮拜都要坐在這裡呢?我想老伯伯做禮拜大概是一種習慣吧,像是固定參加一個club,至於耶穌是不是上帝,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。

上帝國度的適當用語

 1上帝國2上帝國
四福音中對上帝國度的用詞不同,馬太福音用「天國」,可、路、約用「上帝國」。有人以為「天國」和「上帝國」涵義不同,但只要有基本釋經學的概念,就可以很明顯發現「天國」=「上帝國」

那麼福音書的用詞為何有這樣的差別?既然不是涵義不同,我們就必須從讀者的背景來考量。

原來馬太福音的寫作對象是猶太人,猶太人殷殷期盼政治上的彌賽亞來,帶領他們推翻的羅馬政權,建立地上的以色列國。因此在對猶太人宣講上帝國度時,若對他們講「上帝國」,很容易讓猶太人誤會耶穌所要帶來的國度是地上的,所以用「天國」,強調這國度的超越。

可、路、約的寫作對象涵蓋外邦人,當時希臘人的文化是「滿天神佛」,若講「天國」,自然容易讓他們聯想到宙斯、雅典娜等所在的天堂國度。因此,再對外邦人講述時,用「上帝國」,強調這國度是屬於上帝的,會比較適當。

好的用詞,能夠讓聽的人能夠精準的接收到所要傳達的信息。那麼,對於華人來說,中國傳統也像希臘人一樣是「滿天神佛」的文化,若講「天國」也容易讓一般人馬上聯想到天堂或死後的世界,但這概念其實與耶穌所講的上帝國度完全不同。所以對華人來說,應該用可、路、約的「上帝國」比較適當吧!比較可以避免錯誤的聯想。

面對聖經中的「奧秘」  

M
聖經有些經文是奧秘。大致可以分為三類:
1) 聖經自己說是奧秘,如耶穌說末世的時間,只有父知道。
2) 孤證不立,無法單從一處經文窺見全貌,如彼前3:19的耶穌去傳道給監獄的靈。
3) 多種可能,如前千禧年論和無千禧年論都可得到聖經支持,各有強弱,難以百分確定。

面對這些經文,很多人會有解謎的心態,想要去分析、研究,從學術的角度來看,這是無可厚非的,甚至值得鼓勵。因為學術研究的本質,就是探索未知的事物。

但從信仰教牧的角度,我們要留意合適的心態。若這段經文真是屬於上帝的「奧秘」,那麼我們還想用理性來征服、參透,這種心態背後其實是一種驕傲。

上帝既然讓這事現在是奧秘,並未清楚解開。那麼我們就坦然接受不知道,承認不懂,那又有何妨?這不是一種無知,反而是一種降服與謙卑的表現。

若我們解釋得比聖經還要清楚,說得比上帝說的還要更多,那豈不是一種高舉自己的驕傲?

對基督徒來說,聖經不是用來探究奧秘,解謎的書,而是用來認識基督,與主連結的媒介。即使我們懂得聖經中各樣的知識或奧秘,卻未從中得著基督,靠著基督的恩典與聖靈的幫助活出上帝的旨意,那麼都是枉然,都是虛空。

面對聖經中奧秘難懂的經文,在我們認真查考後仍然不解時,那麼就謙卑地自上帝面前說我不知道,或許智慧的聖靈會引導我們明白真理,也或許我們就應該先謙卑地放到一旁,畢竟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,我們把該懂的都弄懂,先把重要與基礎的信仰學得正確,避免沉迷或困陷在聖經的解謎之中。

成為好同工的四要素

好同工fast

你知道歷史上最有名的豬隊友是誰嗎?荊軻刺秦王本來是有望成功,但卻帶上了豬一般的隊友秦舞陽。

秦武陽在13歲犯下殺人案,讓人感覺是個膽大包天的凶狠角色,當時沒人敢用正眼看他,怕惹禍上身。後來他擔任荊軻的副手一同進行刺殺秦王的任務。當荊軻走向前要獻上地圖時,秦武陽居然冷汗直流,身體不自覺地顫抖。群臣看到了這個模樣,自然產生懷疑。荊軻連忙代為致歉與說明,說他是鄉下人,從沒看過這樣的大場面,這是鄉巴佬的自然反應,才搪塞過去。

當荊軻在秦王面前捲開地圖,圖窮匕見,荊軻拿到匕首要刺殺秦王時,秦武陽本來要在此時幫忙的,但是看似勇猛的他,卻嚇得釘在原地一動不動,結果導致刺殺失敗,荊軻也跟著白白犧牲。所以,大家說秦武陽只是匹夫之勇,遇到一統六國的秦王,就被他的氣場震攝住了,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。若不是秦武陽的反助攻,歷史可能就不一樣了。

這慘烈的犧牲告訴我們選同工的重要,有神隊友的神助攻,可以讓事工推動的成功,豬隊友的扯後腿,只會帶來損害、停滯或內耗。

耶穌教導我們成為僕人該有的態度是:忠心、良善、有見識,期勉我們自己成為這樣的好僕人。此外,服事不是單打獨鬥,而是要團隊事奉,既然是團隊事奉,我們的隊友是怎麼樣的人,就非常重要了。選同工有四個原則可以做為參考,以一個英文單字FAST為代表方便記憶:

F:Faithful 可靠的(忠心的)
A:Available 合適的
S:Submit 順從的
T:Teachable 受教的


這個人可不可靠、他的狀態現在合不合適、是否順從領袖的安排、是否謙卑受教。若我們找的同工不與我們同心,處處跟我們作對,光處理內部矛盾就消耗掉大部分精力,更不用說要完成耶穌託付的大使命。若我們帶領的同工都符合FAST要件,相信合作起來會更順利、更愉快,真的能夠有如神助完成任務。願我們自己成為FAST門徒,我們帶領的同工也是FAST門徒,這樣的夢幻神隊伍,必定能夠得人如得魚。

基督徒要培養「冒險」精神

1探險家2探想家

最近有人和我說,宣教士應該有enterprise的精神,我一開始聽,覺得怪怪的,enterprise不是「企業」的意思嗎?難道宣教士要像個企業家。還來我才明白,這個單字還有冒險精神、進取心的意思。我想想也對,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要有冒險開拓、不斷進取的精神。宣教士也是。

馬偕、李文斯頓…等這些宣教士,歐美世界稱為偉大的「探險家」。馬偕在一百多年前來到台灣這個蠻荒之地,環境惡劣,流行病如傷寒、霍亂、瘧疾很普遍。當時台灣人對於西方面孔的馬偕非常不友善,對他潑糞、丟石頭,他在台灣的宣教一點都不輕鬆,他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危險嚇住停下傳福音的腳步,反倒是積極的走遍全台各地,建立六十多間教會帶領很多人信耶穌,成立學校、醫院,引進蔬菜種子像是蘿蔔、花椰菜、碗豆等。

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,大衛‧李文斯頓不怕艱難危險,手上沒有地圖勇敢深入非洲內陸,走入非洲部族,過著艱苦、吃老鼠肉的生活,要向語言不通的土著溝通,幫他們治病、傳福音給他們,他目睹黑奴被欺壓,最後他終結了奴隸販賣,世人譽他為「非洲探險之父」。

成功的宣教士應該具有「冒險精神」或「進取心」,要有著披荊斬棘的精神,為著福音不畏艱難、困苦,勇敢的為主傳福音做見證,他們是探險家有著冒險、挺進、積極的態度與行動。

華人文化安土重遷、打安全牌,要人離開舒適圈很難,多數人認為最好的工作是鐵飯碗公務員。這樣的特質其實和耶穌的吩咐有所衝突,耶穌吩咐的大使命是要「」,「」是一連串積極、主動的行動,不斷的向陌生人、陌生的環境開放。所以,我們看到華人基督徒說要傳福音,但若真要去向接觸周遭的陌生人,卻常跨不出去。因為我們受文化影響,習慣安於舒適圈,缺乏冒險精神。我們必須突破文化帶來「固步自封」的影響,才能實踐大使命。

最近我在教導自媒體宣教課程,便鼓勵同學們在生活中培養冒險精神。我對他們說,可以透過寫見證文章公開在個人臉書,或是錄製一段影片放在youtube、tiktok上,讓陌生人看見,我們無法預期陌生人會如何回應,可能有正面也有負面的留言。受到攻擊有負面的評價是正常的,但請為那些看了你的福音影片而得幫助的人,繼續產出優質的作品,一定會接觸到上帝早已預備好的「當得平安的人」,因著你的影片、文字而認識耶穌基督。不要害怕而退縮,將enterprise作為座右銘,憑著信心,積極進取,實踐「你們要去」的大使命

PS. 突然想到,熱門影集星際爭霸戰(Star Trek)中的太空船「企業號」名字好像翻錯了。既然是太空探險,那麼名字應該翻譯為「冒險號」或「進取號」才對啊!
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