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「福音派」?
閱讀全文: 什麼是「福音派」?
你知道歷史上最有名的豬隊友是誰嗎?荊軻刺秦王本來是有望成功,但卻帶上了豬一般的隊友秦舞陽。
秦武陽在13歲犯下殺人案,讓人感覺是個膽大包天的凶狠角色,當時沒人敢用正眼看他,怕惹禍上身。後來他擔任荊軻的副手一同進行刺殺秦王的任務。當荊軻走向前要獻上地圖時,秦武陽居然冷汗直流,身體不自覺地顫抖。群臣看到了這個模樣,自然產生懷疑。荊軻連忙代為致歉與說明,說他是鄉下人,從沒看過這樣的大場面,這是鄉巴佬的自然反應,才搪塞過去。
當荊軻在秦王面前捲開地圖,圖窮匕見,荊軻拿到匕首要刺殺秦王時,秦武陽本來要在此時幫忙的,但是看似勇猛的他,卻嚇得釘在原地一動不動,結果導致刺殺失敗,荊軻也跟著白白犧牲。所以,大家說秦武陽只是匹夫之勇,遇到一統六國的秦王,就被他的氣場震攝住了,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。若不是秦武陽的反助攻,歷史可能就不一樣了。
這慘烈的犧牲告訴我們選同工的重要,有神隊友的神助攻,可以讓事工推動的成功,豬隊友的扯後腿,只會帶來損害、停滯或內耗。
耶穌教導我們成為僕人該有的態度是:忠心、良善、有見識,期勉我們自己成為這樣的好僕人。此外,服事不是單打獨鬥,而是要團隊事奉,既然是團隊事奉,我們的隊友是怎麼樣的人,就非常重要了。選同工有四個原則可以做為參考,以一個英文單字FAST為代表方便記憶:
F:Faithful 可靠的(忠心的)
A:Available 合適的
S:Submit 順從的
T:Teachable 受教的
這個人可不可靠、他的狀態現在合不合適、是否順從領袖的安排、是否謙卑受教。若我們找的同工不與我們同心,處處跟我們作對,光處理內部矛盾就消耗掉大部分精力,更不用說要完成耶穌託付的大使命。若我們帶領的同工都符合FAST要件,相信合作起來會更順利、更愉快,真的能夠有如神助完成任務。願我們自己成為FAST門徒,我們帶領的同工也是FAST門徒,這樣的夢幻神隊伍,必定能夠得人如得魚。
最近有人和我說,宣教士應該有enterprise的精神,我一開始聽,覺得怪怪的,enterprise不是「企業」的意思嗎?難道宣教士要像個企業家。還來我才明白,這個單字還有冒險精神、進取心的意思。我想想也對,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要有冒險開拓、不斷進取的精神。宣教士也是。
馬偕、李文斯頓…等這些宣教士,歐美世界稱為偉大的「探險家」。馬偕在一百多年前來到台灣這個蠻荒之地,環境惡劣,流行病如傷寒、霍亂、瘧疾很普遍。當時台灣人對於西方面孔的馬偕非常不友善,對他潑糞、丟石頭,他在台灣的宣教一點都不輕鬆,他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危險嚇住停下傳福音的腳步,反倒是積極的走遍全台各地,建立六十多間教會帶領很多人信耶穌,成立學校、醫院,引進蔬菜種子像是蘿蔔、花椰菜、碗豆等。
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,大衛‧李文斯頓不怕艱難危險,手上沒有地圖勇敢深入非洲內陸,走入非洲部族,過著艱苦、吃老鼠肉的生活,要向語言不通的土著溝通,幫他們治病、傳福音給他們,他目睹黑奴被欺壓,最後他終結了奴隸販賣,世人譽他為「非洲探險之父」。
成功的宣教士應該具有「冒險精神」或「進取心」,要有著披荊斬棘的精神,為著福音不畏艱難、困苦,勇敢的為主傳福音做見證,他們是探險家有著冒險、挺進、積極的態度與行動。
華人文化安土重遷、打安全牌,要人離開舒適圈很難,多數人認為最好的工作是鐵飯碗公務員。這樣的特質其實和耶穌的吩咐有所衝突,耶穌吩咐的大使命是要「去」,「去」是一連串積極、主動的行動,不斷的向陌生人、陌生的環境開放。所以,我們看到華人基督徒說要傳福音,但若真要去向接觸周遭的陌生人,卻常跨不出去。因為我們受文化影響,習慣安於舒適圈,缺乏冒險精神。我們必須突破文化帶來「固步自封」的影響,才能實踐大使命。
最近我在教導自媒體宣教課程,便鼓勵同學們在生活中培養冒險精神。我對他們說,可以透過寫見證文章公開在個人臉書,或是錄製一段影片放在youtube、tiktok上,讓陌生人看見,我們無法預期陌生人會如何回應,可能有正面也有負面的留言。受到攻擊有負面的評價是正常的,但請為那些看了你的福音影片而得幫助的人,繼續產出優質的作品,一定會接觸到上帝早已預備好的「當得平安的人」,因著你的影片、文字而認識耶穌基督。不要害怕而退縮,將enterprise作為座右銘,憑著信心,積極進取,實踐「你們要去」的大使命。
PS. 突然想到,熱門影集星際爭霸戰(Star Trek)中的太空船「企業號」名字好像翻錯了。既然是太空探險,那麼名字應該翻譯為「冒險號」或「進取號」才對啊!
在鼓勵弟兄姊妹要去傳福音時,常聽到有人說,我的家人還沒有信,我應該先花時間在他們身上,陪伴他們。等他們信主後,我再出去傳福音給別人。
過去,我覺得這樣的理由是很正當的,但現在我更深的省思,這真是耶穌的教導嗎?
耶穌30歲正式到四處傳福音,但他的家人與親屬卻不信。耶穌並沒有一直留在家裡、家鄉,花時間在他們身上,等到家人都信了,再外出傳福音。耶穌清楚知道他的使命,沒有因為家人的反對而停下傳福音的腳步。面對家人、親屬或同鄉的不信,耶穌就繼續轉往其他地方傳福音去了。
那麼後來耶穌的親屬,如弟弟等人,到底有沒有信主呢?據說一直等到三年後,在耶穌復活之後,他們就都信主了。
我們不要因為家人的不信,就耽擱傳福音的腳步。上帝有上帝的時間,以禱告將家人交在上帝手中,這是對上帝的一種信心。若我們有暫時不信的家人,以信心交託,仰望上帝的信實與恩典,並耐心等待「當信主耶穌,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。」(徒16:31)的成就。在此同時,我們應該持續地、堅定地繼續承擔領人歸主、帶人成長的大使命,傳揚那讓人得生命與得豐盛的福音。
上帝國是甚麼?現在一般對於國家由四個要素來理解:土地、人民、政府、主權。
對基督徒來說,上帝國的四項要素大致如下:
現在的上帝國
土地:世界疆域或人的心靈。
人民:信徒。
政府:上帝授權委任的治理組織,如君王、政府或教會。
主權:上帝。
未來的上帝國
土地:千禧年國度疆域或新天新地
人民:信徒。
政府:上帝授權委任的治理組織,如千禧年的共同治理者。
主權:上帝
對基督徒來說,前三項大致沒甚麼問題,其中最重要的關鍵,就是「主權」,也就是至高的治理權力。
我們可以說:上帝國=上帝掌主權。換句話說,哪裡由上帝掌握主權,哪裡就是上帝的國。
就像耶穌說:「我若靠著上帝的靈趕鬼,這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你們了!」(太12:28 )耶穌掌權,上帝的國就臨到哪裡。
若我們所在的國家是由上帝掌握主權,領袖和百姓們都願意順服上帝心意,那麼這國家就成為上帝國。若我們所在的教會由上帝掌握主權,領袖與信徒們都順服上帝的心意之下,那麼這教會就成為上帝國。
換句話說,教會不必然等於上帝國,猶太人或基督徒所建立的國家也不必然等於上帝國。重要的是到底有沒有讓上帝掌權,順服在祂的心意之下。就像中世紀的羅馬教會,雖然號稱是基督教會,但卻嚴重腐敗與偏差,成為教皇的人治國度,而非是上帝的國,所以導致了宗教改革。
從這角度來看,我這個人,或是我所在的組織(國家、政府、公司、教會、學校、家庭)有沒有在上帝國中,是一個動態的(Dynamic)的過程,若我們沒有讓「神掌權」,就沒有活在上帝國裡。若我們讓「神掌權」,我們就活在上帝國裡。
讓神掌權好不好?當然好!上帝的旨意是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,相信讓神掌權是好的無比!
有人正為某件事情苦惱不知該如何解決,跟上帝禱告:「上帝啊!求祢引導我,讓我明白祢的旨意,告訴我下一步該怎麼做?」接著他隨意翻開聖經,用手隨便一指,心想這就是上帝的解答了:「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,出去吊死了。」(太27:5)此人嚇一跳,上帝真的要我這麼做嗎?不會吧!還是不要聽好了。
有些基督徒禱告完,想立刻知道上帝怎麼回應,就隨手翻開聖經隨便指,就以為這是上帝的回答,這種方法其實跟抽籤擲筊沒什麼兩樣;有些基督徒以為聖經像維基百科一樣,能回答人生所有問題、所有疑難雜症。
聖經裡有教我們怎麼煮菜嗎?理財嗎?寫作嗎?在聖經中看不到半導體、智慧型手機、網路、電動車...等現代科技,也許我們能從聖經中找到某些原則,可以應用在生活上,但找不到具體的解決方案,因為聖經不是百科全書,聖經是救恩之書。
那麼我們就要問,聖經的寫作目的是什麼?聖經是要告訴我們什麼?整本聖經共有六十六卷,有四十多位作者在不同年代不同時期寫下上帝默示給他們的話,整本聖經的中心是「耶穌基督」,從舊約到新約的啟示是越來越清楚的,都是指向「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」(林前2:2)。聖經是一本關於救贖的書,人有罪無法自救,上帝預備愛子耶穌為全人類釘在十架上,三天後死裡復活,凡信耶穌的人就得生命,聖經是關乎人得生命、得永生的救恩之書。
隨手翻開聖經亂指就說這是上帝的回答,是不理智且危險的一件事,忽略了經文的上下文、作者的本意、寫作的對象。那麼要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呢?上帝會如何回答我們的問題呢?我們可以從五方面來查驗:
1、聖經的教導
2、當負的責任
3、聖靈的感動
4、環境的印證
5、肢體的查驗
上帝除了賜下聖經讓我們明白救恩,也賜下聖靈給基督徒,聖靈保惠師隨時引導我們,聖靈是一位家教老師、智慧的謀略者隨時與我們同在,我們可以將人生所有的疑難雜症帶到上帝面前,相信三位一體的上帝,會藉著聖經的教導、聖靈的感動、環境的印證、肢體的查驗,還有自己當負的責任,這五方面幫我們查驗上帝的旨意,讓我們清楚明白該如何走下一步。綜合評估做了決定以後,就勇敢往前走吧!相信愛我們的上帝,時刻與我們同在,引導我們走向豐盛之路。
舊約聖經從來沒有出現過「天國」或「神的國」的用字,在聖經中第一個使用這字詞的是施洗約翰。
原本古代的猶太人並沒有「國度」的概念,他們應是遊牧民族支派部族的地域概念。後來當以色列人看到鄰國有王,才央求撒母耳立王,那時才有「王國」出現。不過那時猶太人的國度概念也是地上的王國,而非是施洗約翰所講的末世性的「天國」。
施洗約翰所提的天國,大約可以從舊約先知書中一些「天啓文學」中看到發展的脈絡。當時但以理等先知看到異象,告訴當時的猶太人說:上帝未來將會申冤審判而結束這時代,接著會出現一個上帝掌權祝福的新世界,那時隱約呈現了天國的概念,但不十分清楚。
當施洗約翰在曠野說「天國近了,你們要悔改。」當時的猶太人聽到什麼呢?從當時流行的天啟文學來看,他們可能聽到的是上帝很快要審判並結束羅馬的統治了,接著就有一位彌賽亞會帶來全新的地上國度,所以要悔改預備自己迎接這國度的到來。
「天國近了」一詞代表著施洗約翰的過去或當時,天國還沒臨到。對施洗約翰來說,「天國」是未來的、將臨的事情。所以,一些基督徒認為在施洗約翰以前就有天國,這樣的觀念其實是缺乏聖經依據的。
另外,施洗約翰所傳的天國,和我們華人想的很不一樣。華人常想的天國是在天上的,是死後上去享受福樂的地方,所以「天國近了」給華人的感受就像是「死亡快要臨到」的意思,但這並不是當時猶太人的觀念。
我們讀經時應該先放下自己的主觀,「唯獨聖經」,以聖經為本。這樣才能真正明白當時施洗約翰所傳的天國的福音,認識「天國近了,你們要悔改」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