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成聖?

1christ2christ

基督徒常常在講成聖,到底什麼是成聖,是成為聖潔嗎?那什麼叫聖潔?是活出完全沒有罪的生活嗎?我們都是罪人,都不完美,因為罪的緣故,即便窮盡一生的努力都沒有辦法達到上帝完美的標準。那麼成聖是要道德高操、成為好人好事代表嗎?

有些基督徒常把「稱義」和「成聖」搞混,「稱義」講的是得救,「成聖」講的是得救後的新生命,要不斷的倚靠耶穌靈命成長,活出「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」的靈命。也就是信主後,基督的生命要在我裡面一點一滴地長大,直到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。以至於別人看到我們的時候,會驚訝地說:看到你如同看到基督,看到你如同聞到基督的馨香之氣。

成聖就是活出「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」的靈命。我們是枝子,要常常連結於葡萄樹耶穌,好叫我們能夠結出果子來,使主的名得榮耀。若信主後都沒有親近耶穌,枝子不連結於葡萄樹,就不能結果子,靈命也不會成長。

信主後是屬靈生命的開始的開始,按著人的成長階段可分為嬰兒、小孩、青少年、成人,那麼靈命成長也是有階段的:嬰孩、小子、少年、父老,每個成長階段都有其特徵,可以幫助我們評估自己與他人現在是在「成聖」路上的哪個階段。這四個階段的特徵如下:(參:來5:12、約壹2:12-14)

嬰孩:吃奶不能吃乾糧,不熟練仁義的道理
小子:認識父,罪得赦免
少年:剛強、神的道常存在心、勝了惡者
父老:認識父(明白神的旨意)


成聖之路有跡可循,靈命成長有其階段與努力方向,盼望每位基督徒在成聖的路上,能不斷的長大成熟,成為屬靈父老明白上帝的旨意,成為別人的祝福,將一切榮耀都歸給上帝。

不信耶穌下地獄?

1h2h3h

以前有人傳福音,告訴不信主的說信耶穌得永生,不信的將來會下地獄,有的人聽到會不高興,反而會說,好啊!那我就不信阿!我倒是要看看將來會不會真的下地獄。有的人會說,現在生活中遇到這麼多問題需要解決,哪有什麼心思想到未來死後的事情。

既然福音是「好消息」要傳遞的是信耶穌的好,所以要趕快來信耶穌,而不是用恐嚇的壞消息,要對方趕快來信耶穌,這樣只會造成反效果,傳禍音可能會讓人更敵擋耶穌。

什麼是「地獄」呢?華人受到佛教的影響,一聽到地獄馬上會想恐怖畫面,作惡的人在18層地獄裡受懲罰,有被綁在刀山上流血的,有被下到油鍋炸的,地獄是個讓人不寒而慄極其痛苦的地方。

聖經中提到的地獄,其實和我們華人想的地獄完全不一樣。新約提到的地獄是指舊約中的「欣嫩子谷」,這個地方是耶路撒冷郊外的垃圾場、焚化爐。從大衛時代開始一直到耶穌的時候,欣嫩子谷日夜不斷燒著垃圾,南北國的壞王會到欣嫩子谷做壞事,在那將自己的兒女獻祭給偶像,大大得罪耶和華。欣嫩子谷被用來焚燒犯人、動物屍體、任何廢棄物,因此這裡的火是不滅的,蟲子是不死的火湖。欣嫩子谷日後被當作是地獄的同義詞。

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聽到地獄,想到的是「欣嫩子谷」,任何東西丟到垃圾場去燒,燒完就沒有了。在約3:16提到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反得永生。」對當時的聽眾而言,滅亡就像被丟到垃圾場裡燒一燒,燒完就沒了。

對不信的人而言,就活這一輩子,死後就沒有了;對信耶穌的人而言,有一條完全不同的出路,就是得永生,能夠與耶穌永遠的同在,這是最棒的「福音」、最大的「好消息」。

耶穌說撇下一切跟從祂的人,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,在來世不得永生的。(參路18:30)基督徒能在此生得到耶穌的祝福,死後不致滅亡,不是被丟到欣嫩子谷裡燒完什麼都沒了,反而生命是不斷的延續,與耶穌永遠在一起,這才是真正的長生不死。

想要永永遠遠活著嗎?想要在今生享受美好的福樂嗎?來信耶穌吧!

傳福音沒有失敗,只有成功

1suss2suss

有個姊妹在未成年少女時代時就離家在pub駐唱,為了生存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,但是在紙醉金迷的世界卻罹患了憂鬱症,晚上只能孤單一人在家抱著一堆錢痛哭,他深刻體會到窮的只剩下錢的悲涼。後來她認識上帝,她感嘆上帝的奇妙大愛,上帝怎麼這麼好,她天天經歷上帝神蹟般的恩典,這樣的恩典實在太大,實在使她無法閉口不言,看到人就一定要傳福音,告訴人上帝的好,她曾說:「傳福音對我來說,就像呼吸一樣自然,傳福音是穩賺不賠的投資,想要投資100%賺嗎?傳福音就對了。」

聽她這麼說,我內心吃了一驚,好奇的問:「為什麼妳會說傳福音是100%賺的投資啊?」姊妹:「聖經寫得很清楚啊!我們去傳福音,對方願意信,平安歸給他,對方不信,平安歸我啊!這樣多好,對方信或不信,都賺都贏啊!」我從這姊妹身上看到上帝無盡的愛與恩典,常常四面環繞她,她認真讀經、單純愛主、火熱的事奉,天天經歷上帝新鮮的恩典,天天都有見證可以分享,這樣的基督徒人生真令人羨慕。

從耶穌的教導中,我們可以看到傳福音成功的秘訣。耶穌差派70個人出去傳福音,吩咐他們什麼都不用帶,要出去收割莊稼,遇到人就說願這一家平安,在路10:6提到「那裡若有當得平安的人,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;不然,就歸與你們了。」傳福音是出去找「當得平安的人」,對方信,平安就臨到那家,對方不信,平安就歸給你們。

因此當對方信,我們哈利路亞感謝主!對方不信,也感謝主!平安歸給我們。不論對方信或是不信,傳福音都是成功的,沒有失敗;傳福音是不失敗的投資,傳福音是百分百賺的投資。

想要成功嗎?傳福音。想要穩賺不賠嗎?傳福音。想要經歷神蹟嗎?傳福音。

要改掉某些行為才能受洗?

1bat2bat
有個慕道友到處拜拜、算命,但都沒有找到真正的平安,直到遇見上帝,被上帝的愛大大觸摸,終於遇見了一輩子渴求的愛與平安,他實在非常想要受洗,但某教會告訴他,你必須要先改掉某行為、某習慣,等你都正常了之後才能受洗。

這是典型半伯拉糾異端的說法,如果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先改變自己的行為,那為什麼要來信耶穌,都靠自己就好了。這就很像告訴一個病人,你自己要先好起來再到醫院。醫院的存在是為了醫好病人,教會的存在是為了罪人,罪人無法自救,需要靠耶穌救。

在第五世紀時,奧古斯丁和伯拉糾對得救是靠信心還是靠行為,已經有過大辯論,最後伯拉糾被判為異端。奧古斯丁說人有原罪,耶穌是救主,人要靠耶穌的恩典才能得救,因此基督教是使人得救的信仰。伯拉糾的看法和奧古斯丁完全相反,伯拉糾說人沒有原罪,耶穌是道德高操的老師,人可以靠著學習耶穌的好行為而得救,因此基督教是勸人為善的信仰。

聖經紀載,當腓利向衣索匹亞的太監傳福音,他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,到了有水的地方就立刻受洗。(參徒8:27-40)當人願意信,就可以馬上受洗,「信」是得救的唯一條件。

這裡不是說改變不好的行為不重要,我們當然要改變不好的行為,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。改變行為是在受洗後,靠耶穌的恩典、靠聖靈的大能,茲取從上帝來的恩典和能力,活出「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」的新生命。使徒保羅的生命常有軟弱、活不出好行為的時候,但上帝跟他說:「我的恩典夠你用的,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。」所以,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。(林後12:9)

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靠自己會倒,靠耶穌最好。

讀神學院靈命會變好?

1s2s

我的母會每天早上都有晨更禱告會,在牧者的鼓勵下每天早上五點半就到教會讀經禱告。後來全時間讀神學院,因課業繁重、教會實習、心理壓力等重擔,體力上開始無法負荷五點早起,就很少參加晨更禱告,分別時間好好親近上帝。

讀了神學院靈命會更好、更親近上帝嗎?不一定。我們要從「神學」的定義來看,神學是「研究神的學問」,既然是「研究」,那麼學神學就是「理性」的活動,需要大量閱讀、動腦思辨,因此讀神學是消耗「腦力」,所以讀了神學是知識變好,至於靈命要變好要去修道院,在修道院裡幫助我們的「心」專注對準耶穌、時刻親近神。

這裡不是說讀神學院靈命完全不會變好,而是我們要刻意分別時間專心親近耶穌,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,心要隨時緊緊倚靠神、抓住耶穌。否則人一天的時間精力有限,花了大量時間在動腦、閱讀、寫作業、服事、工作、生活瑣事,勢必會壓縮到靈修親近上帝的時間。

以為讀神學靈命會變好是個迷思,讀神學能讓我們懂得比別人多,學得更純正。使徒保羅對此有一點提醒: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。」(林前8:1)我們要特別留意人性中的「驕傲」,當我們自以為懂得比別人多,就很容易批東批西,要指教別人顯得自己高人一等,這不是我們學神學的本意。

學神學反而是讓我們更謙卑,面對無限大的上帝,我們對祂的認識不過是皮毛,有些奧秘事尚待主再來才明白,憑著信心接受並高舉聖經的權威就是了。面對不懂神學、知識不如我們的人,我們當以「愛」彼此包容接納,一同謙卑的信靠耶穌,時時連結於主耶穌,才能真正認識那創造天地萬物的全能神。

面對聖經中的「奧秘」  

M
聖經有些經文是奧秘。大致可以分為三類:
1) 聖經自己說是奧秘,如耶穌說末世的時間,只有父知道。
2) 孤證不立,無法單從一處經文窺見全貌,如彼前3:19的耶穌去傳道給監獄的靈。
3) 多種可能,如前千禧年論和無千禧年論都可得到聖經支持,各有強弱,難以百分確定。

面對這些經文,很多人會有解謎的心態,想要去分析、研究,從學術的角度來看,這是無可厚非的,甚至值得鼓勵。因為學術研究的本質,就是探索未知的事物。

但從信仰教牧的角度,我們要留意合適的心態。若這段經文真是屬於上帝的「奧秘」,那麼我們還想用理性來征服、參透,這種心態背後其實是一種驕傲。

上帝既然讓這事現在是奧秘,並未清楚解開。那麼我們就坦然接受不知道,承認不懂,那又有何妨?這不是一種無知,反而是一種降服與謙卑的表現。

若我們解釋得比聖經還要清楚,說得比上帝說的還要更多,那豈不是一種高舉自己的驕傲?

對基督徒來說,聖經不是用來探究奧秘,解謎的書,而是用來認識基督,與主連結的媒介。即使我們懂得聖經中各樣的知識或奧秘,卻未從中得著基督,靠著基督的恩典與聖靈的幫助活出上帝的旨意,那麼都是枉然,都是虛空。

面對聖經中奧秘難懂的經文,在我們認真查考後仍然不解時,那麼就謙卑地自上帝面前說我不知道,或許智慧的聖靈會引導我們明白真理,也或許我們就應該先謙卑地放到一旁,畢竟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,我們把該懂的都弄懂,先把重要與基礎的信仰學得正確,避免沉迷或困陷在聖經的解謎之中。

成為好同工的四要素

好同工fast

你知道歷史上最有名的豬隊友是誰嗎?荊軻刺秦王本來是有望成功,但卻帶上了豬一般的隊友秦舞陽。

秦武陽在13歲犯下殺人案,讓人感覺是個膽大包天的凶狠角色,當時沒人敢用正眼看他,怕惹禍上身。後來他擔任荊軻的副手一同進行刺殺秦王的任務。當荊軻走向前要獻上地圖時,秦武陽居然冷汗直流,身體不自覺地顫抖。群臣看到了這個模樣,自然產生懷疑。荊軻連忙代為致歉與說明,說他是鄉下人,從沒看過這樣的大場面,這是鄉巴佬的自然反應,才搪塞過去。

當荊軻在秦王面前捲開地圖,圖窮匕見,荊軻拿到匕首要刺殺秦王時,秦武陽本來要在此時幫忙的,但是看似勇猛的他,卻嚇得釘在原地一動不動,結果導致刺殺失敗,荊軻也跟著白白犧牲。所以,大家說秦武陽只是匹夫之勇,遇到一統六國的秦王,就被他的氣場震攝住了,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。若不是秦武陽的反助攻,歷史可能就不一樣了。

這慘烈的犧牲告訴我們選同工的重要,有神隊友的神助攻,可以讓事工推動的成功,豬隊友的扯後腿,只會帶來損害、停滯或內耗。

耶穌教導我們成為僕人該有的態度是:忠心、良善、有見識,期勉我們自己成為這樣的好僕人。此外,服事不是單打獨鬥,而是要團隊事奉,既然是團隊事奉,我們的隊友是怎麼樣的人,就非常重要了。選同工有四個原則可以做為參考,以一個英文單字FAST為代表方便記憶:

F:Faithful 可靠的(忠心的)
A:Available 合適的
S:Submit 順從的
T:Teachable 受教的


這個人可不可靠、他的狀態現在合不合適、是否順從領袖的安排、是否謙卑受教。若我們找的同工不與我們同心,處處跟我們作對,光處理內部矛盾就消耗掉大部分精力,更不用說要完成耶穌託付的大使命。若我們帶領的同工都符合FAST要件,相信合作起來會更順利、更愉快,真的能夠有如神助完成任務。願我們自己成為FAST門徒,我們帶領的同工也是FAST門徒,這樣的夢幻神隊伍,必定能夠得人如得魚。
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